文/口述/王瑞蕓 整理/章潤娟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杜尚的精彩超越了藝術,他讓你去思考一個人怎樣才能活得有質量,有美感。他畫得那麽少,甚至放棄藝術,卻取得了別的藝術家達不到的成就。
杜尚拒絕一切外界的傷害,
包括名利,包括藝術。
這些看著閃閃發光的東西全都可能傷人,而大部分人卻不知道,還拼命去求。
杜尚從一開始就很小心地保護自己不受名利的誘惑,把自己的生命做成了作品。
這種“作品”的美,超越了視覺,超越了藝術的定義。
告別現代派
他在1912年畫了《下樓的裸女》,其中立體主義手法,用了運動感的影像重疊方式。
畫送去巴黎現代派沙龍參展,評委說:“你不能用運動感的方式那是未來派的手段",
杜尚看出:以前現代派反對傳統藝術,口號是放棄一切束縛,讓人自由創作,現在他們指責說《下樓的裸女》手法屬於未來主義,不接受他的作品,就是說立體主義也有了規則來限制人創作
杜尚決定和現代派分手。
50年後見分曉
在杜尚看來,真正的自由要完全把藝術放開才可以得到。所以他先退出藝術家圈子,
他對藝術有看法,但從沒寫過文章大聲疾呼。
他最有名的小便池,也是匿名送去,事情過了小便池也扔掉了。
接受采訪時他說:“我沒有什麽影響,所做的事就是在朋友圈里的一點點人知道而已。”他在藝術界默默無聞,真是自己跟自己玩。他當時說:“我的東西可能要50年後人們才能理解。”50年後是1962年,波普藝術出現了。也就是說杜尚在1912年看到的東西,大家到50年後才看到。
杜尚的所作所為,讓他的精神是活潑自由的,他反對一切規則。
杜尚也自造了三把不規則的尺,像國家計量局那樣放盒子里。他的意思是,所謂標準都是人設的,他用玩笑的方式體現他對權威的否定。
為了自由,他基本不工作。一方面父親可以支持一點,另一方面他在紐約靠教法文為生,
他把自己的生活開支降到最低。他的住處簡單到像一個船艙。他說:“我從很早就認識到,一個人不必負擔很多東西,一個人不必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車,所以我基本上一直過著單身漢的生活。”
他有好多次機會掙很多錢。他一到紐約,畫廊老板找上門來:“我一年給你一萬美元,隨便你畫什麽都可以。杜尚沒接受。別人問他為什麽不接受,他說:“我那時已經29歲了,我知道怎麽保護自己。”
超現實主義領袖布呂東誰都不放在眼里,可他在杜尚面前乖乖的,認為杜尚是20世紀最有智慧的人。
”杜尚最看重自由,任何妨礙到這一點的東西,他都會放棄。果然,不到半年杜尚就提出離婚。
40多歲到60多歲,杜尚在巴黎一直有個情人,駐美國巴西大使的夫人瑪麗亞。而她的丈夫完全給她自由,因為他知道這個女人太優秀了,限制她反而會失去她。瑪麗亞的女兒在後來的回憶中說:“我看得出來杜尚跟我媽媽有特別的關系,我也看得出來我爸爸是知道的,但是他什麽都沒說。”
1950年,巴黎的瑪麗得癌癥過世後,杜尚在美國新澤西州偶然碰到蒂尼,蒂尼是馬蒂斯的前兒媳。他們倆互相中意,67歲的杜尚和45歲的蒂尼結了婚,這個婚姻一直維持到杜尚去世。對這個婚姻,杜尚說:“我六十幾歲時結婚已經沒有要孩子的危險了。”他們的婚姻生活非常美滿。
杜尚有個女兒,是他23歲在巴黎時一個女朋友生的,但杜尚根本不知道,因為那個女朋友後來結婚,過著很安定的家庭生活,很多年後偶然碰到時才告訴杜尚,她的女兒是她和杜尚所生。那時杜尚的女兒已經成年,也是畫家,杜尚還幫她在紐約開了畫展。杜尚對人說:我們客客氣氣,像朋友那樣相處。
晚年杜尚對一切都很溫和,他說:“如果給我諾貝爾獎,我是不會拒絕的。因為接受和拒絕是同一件事。”這個人什麽都不要,卻得到了一切。他的活法很接近老子說的“道”:“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王瑞蕓:旅美藝術史家、作家,著有《戈登醫生》、《美國藝術史話》、《通過杜尚》。2001年翻譯《杜尚訪談錄》,2011年出版《杜尚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