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John Cleese 談創意


 當Video Arts問我是否想談談創意時,

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告訴人們如何成為創意是容易的,

只是實際做到創意很難。

我知道對我來說將會很容易,

因為過去25年來,

我一直在觀察各種創意人才如何產生他們的作品,

並且一直著迷於看看是否能弄清楚是什麼讓人們,

包括我自己,變得更有創意。



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

是蘇塞克斯大學的心理學系主任Brian Bates,

向我展示了一些關於創意的研究,

這些研究是70年代由一位名叫Donald Mckinnon的優秀心理學家在伯克利進行的,

這些研究似乎以最具有科學性的方式確認了我多年來的模糊觀察和直覺。

所以,對於我來說,花時間研究創意對今晚的演講是一種愉快的事情,

並且在花了幾個星期的研究後,我可以明確地說,

我要告訴大家

如何更有創意是浪費時間。

所以,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只講笑話,


你知道那些燈泡笑話嗎?

有多少人需要來換燈泡?

一個人換燈泡,其他的人四個人來轉桌子。


還有,有多少民謠歌手需要來換燈泡?

答案是五個,一個來換燈泡,

其他四個來唱著說舊的燈泡有多好。


還有多少社會主義者需要來換燈泡?

答案是:我們不打算換燈泡,我們覺得它還能用。


這是不是說明

為什麼我談論創意是無用的?


因為它簡單地無法被解釋,

就像莫扎特的音樂、梵高的畫作或薩達姆·侯賽因的宣傳一樣,

它是無法解釋的。


弗洛伊德曾經多次否認

精神分析對創意的神秘進程能有任何解釋,

而Bran Bates最近寫信給我,

他說大部分有關創意的最好研究

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進行的,


之後數量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人員

開始感覺他們已經達到了科學能夠發現的極限。


實際上,從研究中唯一能告訴你如何變得更有創意的事情是,


你應該有一種童年的經歷,

這種經歷在你現在的生活中幫助有限。


然而,我可以說一個負面的事情,


因為要說清楚創意是什麼比較困難,

這就像一位雕塑家被問及如何雕刻出一隻精美的大象,


他解釋說他拿了一塊大理石,

然後敲掉了所有不像大象的部分。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創意不是一種天賦,

它不是一種才華,

它是一種操作方式。



當我說操作方式時,

我的意思是創意不是一種能力,

你要不然就有它,要不就沒有它,

只要你的智商在某個最低水平以上就行,

但Mckinnon的研究顯示,


那些被同事認為最有創意的人

在智商上


和他們不那麼有創意的同事


在IQ方面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他們在哪方面不同呢?


Mckinnon發現,最有創意的人

簡單地習得了一種使他們進入一種特定情緒的能力,

一種操作方式,


這種方式允許他們的自然創意得以發揮。

事實上,Mckinnon將這種特殊的能力描述為一種遊戲的能力,

他將那些在這種情緒中最有創意的人描述為童心未泯的,

因為他們能夠玩弄想法,

探索它們,並且不為了任何即刻的實際目的,

而僅僅是為了享受遊戲本身,

純粹的遊戲。

現在,

關於這種操作方式的更多情報

可以在Brian Bates的網站上找到,

那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網站,


它有所有關於創意的最新研究信息,

你們可以去查看。


所以這樣告訴你,創意是無法被解釋的,

而且我覺得Mckinnon的研究確實告訴我們創意是怎麼運作的。


如果我要概括一下Mckinnon的研究,我認為可以說,


創意是一種遊戲的能力,

是一種讓人們能夠進入一個遊戲性的情緒,

一個孩子般的情緒,

一個純粹的遊戲,

這種能力不需要特殊的才華,

只需要學會如何進入這種情緒,


然後去享受那個遊戲。

如果你正在做一個需要創意的事情,

你可以考慮一下,

是否你的心情足夠放鬆,

是否你的大腦能夠進入一種孩子般的情緒,

是否你能夠玩弄你的想法,

探索它們,而不為任何即刻的實際目的,

而僅僅是為了享受遊戲本身,

純粹的遊戲。


這是Mckinnon的研究的結論,也是我的結論。


總之,

創意不是一種天賦,它不是一種才華,它是一種遊戲的能力,

一種讓人們能夠進入一個遊戲性的情緒,

一個孩子般的情緒,

一個純粹的遊戲,這種能力不需要特殊的才華,

只需要學會如何進入這種情緒,

然後去享受那個遊戲。

如果你正在追求創意,就放鬆,享受遊戲,

不要担心那些燈泡,

也不要去改變那些夢想。

那就是我想告訴你的,

謝謝!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忠實描寫"容易受誤導的一句話





就像google map
微觀
跟巨觀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否則量子力學也不會跟古典物理如此不同
"忠實.""客觀"這個定義
會隨著時空不同觀察角度不同而改變
如果把"某種狀態"當作唯一真實
反而無法看到真實

尤其科技發展.發現光學.印象派之後
那比派.先知派.表現主義.野獸派..等等等
都證明沒有所謂的"正確固有色"這件事
透視.也是一樣

只要藝術史看一下
多點透視.平行透視.哪一個是真正客觀?真實?

如果對真實的定義過於狹隘
追求所謂"忠實.客觀".反而離真實越來越遠
而且話說回來
不好看的畫就是不好
畫再真實也不會改變

=================


Q:
把中正紀念堂畫成黃色
會不會被人家說畫錯?
畫的不真實?

A:"

如果只有一個答案..其他只能錯
如果沒有固定解答..就無對錯

...

色即是空
畫畫本就不真實
固有色更不代表真實
從早到晚.光影顏色.無一刻相同,哪一刻顏色是真實?

又從量子力學多重宇宙觀點來看
某個時空..它就被燦爛的陽光照成黃色
總之
早早放下固有色的執著
才能迎向更寬廣的真實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審美變遷

 



#論志其七七,藍亦民到Lisa瘋馬秀 看審美變遷與個人意志之改變

如果出於個人意志的自願被消費

還能稱之"物化"嗎?
在這個消費決定審美的時代
肯定是的~
當畫家標註自己某件作品被收藏
網紅因為某個行為提升訂閱數
就在消費大數據池中投入了一個石子
影響市場對於"美的定義"
如吳冠中所說~美盲比文盲多
看數字比培養審美簡單快速多了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插畫vs藝術



最近因為教學
找了一些繪本插畫參考
很多繪本插畫構圖都很棒.堪比大師級藝術品
而藝術大師.郭雪湖.廖繼春又很像插畫..
想到羅特列克.穆夏.葛氏北齋..
畫的都是那時代的插畫
所以不論媒材畫種.
都會有"审美的共通原則"
如康德所說
與作品無利害關係.無興趣
還覺得美.才是美
就像
看那些不認識的小學生的圖.覺得美..那就是真實感受
...........
反之.將一些上流社會高官貴人 或自己心儀的人的作品
都吹捧媲美達文西.畢卡索大師神作 是因為利益關係.. 跟作品美不美無關 .........
用純金來畫沒有美感的構圖.
即使畫能賣很貴.
是買家對材料有興趣
跟美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