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光環效應

 

在自己家畫畫 .覺得畫不好..羞於分享..
但一樣的畫. 去國外...就很開心的分享..

這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解釋:

  1. 情境依附效應(context-dependent effect)或框架效應
    作品受到情境的影響,在異國場景中,被包裝的框架\環境提升了它的「附加價值」

  2. 光環效應(halo effect)
    高級場所或異國場景自帶光環,讓人覺得高檔,作品價值一起提高~例如美術館的畫。

  3.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人人都可以在家裡分享畫畫,能出國又畫畫的人相較少,門檻較高


我覺得每個人找到畫畫動機的催化劑不同.成本高低有差
我上網.追劇..騎車.逛街看到有趣的.桌上.房間垃圾..就想畫..
有些人要在高檔咖啡廳.甚至坐郵輪環遊世界.才想提筆畫.

心理學上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解釋

1. 內在動機 vs 外在動機

  • 內在動機:內在驅動型,本身對環境更敏感,創作門檻很低

  • 外在動機:有些人需要特定「情境氛圍」產生感覺.啟動創作。

2.社會認同VS自我滿足

  • 有些人只要能自由隨手畫(自主感),就能滿足需求。

  • 有些人則需要「社會認同」自己畫是有價值的(關聯感),選在特殊場景才下筆。

3. 高敏感型人格

  • 高敏感型人格(HSP):對小細節特別敏感的人,容易從日常小事得到靈感。

  • 低敏感或高刺激需求者:需要比較強烈、華麗的場景,才會覺得「值得一畫」


不管如何
畫畫都是能更認識自己的過程..
如果有一天發現你
上廁所時.也想畫畫!!
那就肯定....~~
是個華麗的高級廁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