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語言僵固性如何影響繪畫學習

語言的僵固性——語言一旦形成、使用與流通後,
會有種慣性與固定性,使得人們很難脫離既有語法與思維框架去重新表達或重新思考。


1. 把東西「叫出名字」會阻礙真正看見
初學者畫「眼睛」、「鼻子」、,不是畫「形狀」、「明暗」
當心中有語言概念,就只畫刻板符號,忽略看到的形狀。
「畫出鼻子」,學生會畫出「熟悉符號」(兩孔、一條線),
而不是畫出看到的形狀。
2. 語言讓人追求結果與分類,而非過程與體驗
語言問:「這畫完成了嗎?」
其實是在尋找一個「語義上的收尾點」來安頓不確定感。
但繪畫的本質是——在沒找到語言時,持續創作、修正畫面。

[怎麼破除語言僵固性對繪畫學習的束縛?]

1. 用「非語言」方式觀看練習.非語言解釋
2. 訓練「看」而不是「說」
盯著皺摺畫10分鐘,
不用語言例如「柔軟的」、「像雲」——只畫出看到的
3. 拆解語言與圖像之間的連結
鼓勵模糊、曖昧、不確定的表達認可「不知道在畫什麼」,正是創造的開始
[遮蔽觀察]
準備:一件日常物品遮住一半,只露出部分輪廓。
要求:不許說「這是什麼」。只畫出色塊、明暗..幾何。
目的:阻斷語言對視覺的干預,專注於純粹形體。
🔧練習2:上下顛倒畫像(15分鐘)
準備:一張簡單的照片,上下顛倒畫。
目的:讓大腦脫離認知語言,進入形體模式。
畫畫不只是手的學習,而是心智對抗語言慣性的練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