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構圖很重要



如果說畫畫有cp值.
構圖就是cp值最大的投資....但偏偏最常被忽略。

很多人會說啊:

「我先把一顆蘋果畫到超像,完美重現,之後決定放哪還不簡單?」

問題是——這前提根本不成立。

你能畫到一模一樣嗎?輩子可能都達不到,除非花超級多時間精力一直練。

而且等你真的有那個技術了,往往已經沒心力去想「畫面布局」了。
因為你已經習慣追著「真實」跑了,不敢跳脫看整體構圖美感.是否和諧。
而你認知的"真實"只是狹隘的"複製像素"

就像有人總說:「等我賺夠錢了,我就去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但「賺夠」這個門檻,通常是一輩子都碰不到的。

畫畫其實一樣。

拿兩個民初大師來說好了:徐悲鴻跟吳冠中。

兩個人都去法國留學,基本功都很強,畫得都很寫實。

但如果從藝術性、構圖創意感、美感來看——
我自己是覺得:吳冠中高出一截。

徐悲鴻畫一個人、一匹馬很厲害,但一畫到大場景或多人物,就會開始亂掉,
整個畫面變得很破碎,沒氣勢也沒味道——
因為他被「形體」「光影」「真實立體感」綁住了。

反觀吳冠中:
他畫風景、畫城市、畫山水,構圖有趣、有變化、有情緒,有東方畫的空靈感,也有西方構成的節奏。
他不是畫得特別「寫實」,但你會被畫吸引,有「畫味」。

「花越多時間就畫得越好」這句話只適合剛開始學畫的人。

徐悲鴻畫得超細,花的時間也多,但效果卻沒吳冠中那麼「有味道」。

你說:「那我先學徐悲鴻,畫到很像再來學吳冠中的風格。」

就像有人說:「我先變成大富翁,財富自由再來修行。」

你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