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你說畫畫不就"看到甚麼就畫甚麼"
哪需要想這些奇怪的問題?
哇~~
幾千年來藝術家都像你這樣。
我們現在學畫畫就簡單了,因為就不用再思考:
畫甚麼才好看?怎麼畫才好看?
不用再思考——為甚麼?
為甚麼有人隨便畫就好看?
我甚麼都畫得那麼用心,還是不好看?
不是說「畫畫不就看到甚麼就畫甚麼」??
Why, tell me why
Look in my eye. Tell me.
技術上的差異,
我們可以說:複製形象、塑造形體的訓練,
一般人經過大概5–6年訓練,
就可以達到一定水平。
那接下來呢?
更逼真?
更多細節?
你能畫到冷軍一樣?
不用多久
你就會問自己:
「我是誰?我為甚麼畫畫?我要去哪裡?」
一些藝術最終或一開始就要問的問題:
「為甚麼畫畫?」
想要搞懂任何事情
就靠這三個方向
-
第一性原則
→ 把一切先入為主的觀念都打掉,只留下最基本的事實:
畫畫是什麼?是視覺的語言?還是自我表達?還是對世界的反應?
從這些最基本的事實重新出發,而不是從別人教你怎麼畫開始。 -
還原主義
→ 把「畫一幅畫」這件事,拆解成最基本的組成:
觀察、構圖、形體、光影、顏色、情感、意圖……
從每一個部分理解它的作用和目的,
不是「一幅畫看起來怎樣」,而是「這幅畫是怎麼被構成的?」 -
底層邏輯
→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一幅畫好看?
是人類的視覺系統、文化背景、情感連結、還是構圖規律?
你是想討好觀眾?挑戰審美?還是傳遞某種觀點?
當你掌握了審美的底層邏輯,你就可以選擇服從、打破、或創造新的規則。
因為人類不是機器,
不問這些問題,
光靠「看到甚麼就畫甚麼」
你是撐不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